欢迎您访问常德市总工会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基层工会>详细内容

“武陵工匠”黄河:“三心”“四多”淬炼的创新技术员

来源:武陵区总工会 谭紫丹 发布时间:2017-10-24 18:53:28 【字体:

黄河,湖南大力建设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他任劳任怨,一心扑在科研开发上,完成了多项省、市、区三级政府部门以及公司交给的科研攻关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誉为最有潜力的“武陵工匠”。

1997年,刚参加工作时,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成为他工作的拦路虎,为使自己尽快融入到技术员这个角色里,他把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当成师傅,从熟悉图纸到图纸与施工现场的融会贯通,从开工到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每一个环节他都带着问题去,抱着收获回,一个项目还没完,他就基本具备了一个合格技术员的水平,这为他后来的改革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1年,在武陵区重点工程——常德火车站大市场商贸群钢屋架设计工作终,他独辟蹊径,结构造型采用弧形穹顶,屋面采用带止漏尼龙的不锈钢自攻钉配透明巴斯夫采光瓦,彻底解决了漏水问题,为政府节约了100多万的投资建设投资。

2004年,常德市重点工程——重庆人啤酒有限公司10万升生产线(常德基地)的20米高钢结构储存罐,妥善解决了变形及密封防水防腐问题,一次性通过了常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检测取得了新型实用专利,在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cn43-1185/Tu)杂志上发表过两篇论文并获奖。

经过20年的工作洗礼,黄河仍保持着书生气。一双睿智的眼睛充满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在负责通信塔工程技术时,面对着每天拆、修、装的重复工作,他没有像别人那样走过、看过就算了,而是用心把每个出现的问题、频率、需要的时间、人力及物资等都细细地记下,主动与班组人员沟通,了解存在的困难,希望技术人员能给予什么样的帮助等。

怎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呢?他反复的思考着这个问题。通过对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等方面的分析,他找出了影响整个工作效率和成本的关键,那就是效率低;在结合发射天线的功能要求,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六边形钢管通信塔的方案。此方案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并经受住了2008年湖南特大冰灾的考验,获得了三家通信运营商的好评,在全省进行了推广。终于为他的五年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之后几年,黄河同志在塔式起重机部分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如新产品(TC4510A、TC5010、QTZ63A、TC5013、TC5610、TC6110);施工升降机产品(SC200/200)的结构设计工作,大量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方式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整机成型影像”,进行了塔式起重机五大工况的虚拟加载,使计算结构更贴近实际状况,从而减轻了整机重量的5%左右。安全保护装置精密比相应国家标准提高了2%左右,全部通过了国家建筑城建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产品广泛应用于常岳阳高速,蒿子港大桥、湖北恩施州人民医院,怀化靖江水库等建设工地,用户反应良好,深受广大建筑公司的喜爱。

之后在2004年承担了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塔式起重机数字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及产业化”,该系统由重量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回转传感器,风连传感器、工业触摸式液晶屏等组成。具有显示工作数据、主要报警控制功能,故障信息提示功能,数据记录、分析功能,远程监控管理功能,群塔、障碍物防碰撞功能,黑匣子功能等特点,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经济发达省份已在塔机上进行了全面强制推行,湖南省准备做试点工作。

黄河,在一个很多人都认为学不到东西,出不了成绩的技术岗位上,却做出了令许多技术人员都艳羡的成绩。合格的技术员是严格的按技术标准、规范循规守矩的组织施工,优秀的技术员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不断地创新改进,推陈出新。他无疑就是一个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用他的话说,学习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搞技术就必须要有“三心”、“四多”,即:责任心、上进心、解惑心;多学、多问、多想、多做。

目前,黄河获得了“武陵工匠”和公司年度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称号。于他来说,成为塔式起重机岗行业的佼佼者仅是一个开始,他的梦想是能获得更多的专利,能有更多的小发明,能成为同行业里的精英、专家,获得集团、省市、国家级的荣誉称号,现在的他也正朝着自己的梦想在不断地努力奋进。

分享到:
【打印正文】